紫砂之星,藏品级紫砂

, 欢迎回来! 个人中心 | 退出

当前位置:首页 > 紫砂时讯

比金子更贵重的泥巴?“金林传砂”的传奇!

时间: 2018-09-21

       自从中国宜兴丁山的紫砂矿被政府围起来,并限制开采后,原矿紫砂的价格逐年增长,好泥料更是一价难求,甚至有些稀有泥料有市无价,用金子也换不来。

       但在早先,因缘际遇之下,有些藏泥者的经历,犹如一个传奇的故事,让我们尤为探奇。比如有这样一位藏泥者,被人誉为泥痴,这又是一个怎样扣人心弦的故事呢?

 

点击图片查看作品详情页

       上世纪九十年代初,离我们并不遥远。紫砂壶进入低潮,据说是亚洲金融危机,当时紫砂的大玩家台湾人玩不动紫砂。许多人,做壶的和卖壶的,在找路子撤退了,那紫砂土,再不是尊如珠玉了。性急的人,甚至拿去烧琉璃瓦、填路了。


       有一个名叫朱金林的汉子,我们这个传奇故事的主角就在那时出现了。早年他经营紫砂生意,懂壶,那没的说。他还爱壶,视如命根子一般。朱金林爱壶,是从泥开始的。他知道那些泥的来历,它们的妙处,身价。大红袍、黑皂青、红皂青、羊脂玉······在金林眼里,那都是宝贝疙瘩。


       那些日子里,金林急疯了,别人贱卖的泥,他全收下,给现钱,一个子儿不赊。有一回,一烧琉璃瓦的,正用那收来的紫砂泥,打算烧制琉璃瓦呢,说公主落了难,就丫鬟不如了。金林见了,大哭,撒腿回家跟老婆要钱。老婆跺脚说家里哪还有钱?青菜萝卜吃了一个月了。金林说,你还有首饰呢,卖了换泥。老婆哭了,一个大男人,几十年好好的,怎么说疯就疯了呢。金林说,我疯不疯无所谓,我见不得紫砂泥被别人拿去填路、烧琉璃瓦,那还不如拿我去填去烧呢!这话一传出去,慢慢地金林就被别人唤成痴金林了。

 

       渐渐的,家里全塞满了泥。塞不下,就租屋;还是塞不下,金林搭茅棚,挖地窖;生生地折腾,反正要把那些泥藏起来。人说,紫砂不值钱了,你藏它干吗?没人要的。金林不吭声,他真的不知道怎么回答,只知道,那泥,自古就贵如珠玉,可以做出传世的紫砂壶来。他不能眼看着它被人糟蹋。钱,是个什么东西?有时它真像个势利小人,专门跟好人作对。朱金林不怕,不就是个穷么,家中的所有积蓄全买了泥,客人来了,茶叶钱也没有了,就喝白开水呗,不一样喝么?家前屋后全种上蔬菜,肚子就不愁了。没油水的日子,亲戚也不上门了,朋友也不走动了,那也不怕,清静一点不好么。有一天老婆告诉他,家里连买装泥的蛇皮袋的钱也没有了。正愁着,突然在城里读书的女儿放假回来了,居然拿出个存钱的信封,3000元呢,是她念书省下来的。这简直是一笔巨款了,它的突然从天而降,给这个一贫如洗的家庭支撑了好几年。

 

点击图片查看作品详情页

       15年来,朱金林的口袋里没有装过一分钱。有时候,金林觉得自己除了泥,真的什么也没有了。浑身一摸,心头还热的,那份念想还在的,那就不怕了,什么也不怕了。

 

       有空的时候,他就会坐在那些泥堆旁,伸手取过一块,跟它们对话:紫砂紫砂,听话听话,何时翻身?告诉我啊!泥像他一样沉默,泥不可能像上苍那样有一个华丽的转身,它只具备一种来自山野的质朴与安静。安静是一种力量,它像坚实的粟果,有心的人可以从它的肌理深处听到大山的深沉共鸣。金林肯定是听到了,在那些清寂的长夜,那些泥会变成声音、气味、和触觉,它们进入金林的梦乡,并且,和金林一起度过苦难和欢乐交替的梦境。


       有时,思绪会走得很远,或许将来有一天,他也会变成一块泥,他希望把自己搅进紫砂泥里,最好,把自己做进一把壶里。那,就不枉草木一生了。有紫砂泥的地方就是他的殿堂,他就是那辉煌殿堂里庄严的君主。他等,心可以沉潜到海底。


       俗话说“三十年河东,三十年河西”,不用30年,进入21世纪,紫砂泥慢慢地又变成珠玉了,台湾人不如大陆人有钱了。大陆的老板雄起,玩壶的人又像过江之鲫了。为更好的保护紫砂矿,突然有一天,政府宣布,封闭紫砂泥矿,不再让人随便开采了。突然间,紫砂泥身价暴涨,一时“洛阳纸贵”。突然有人想到了金林,那样一个痴鬼,囤了那么多泥,居然咸鱼翻身了。于是白天连着夜晚,夜晚连着白天,朱金林家那扇寒酸的门扉,几乎要挤破了。人说,金林,你手等着抽筋吧,数钱数不动了啊。金林说,我不卖泥。遂将门关死,心情笃定,睡觉。


       人又说,不卖泥,那么多泥留着吃啊?钱又不是你死对头,金林啊,你想痴一世啊?只有老婆懂他。她天天到窑上给金林送饭。金林不烧窑,他在那里试泥。将那些老泥,风化、陈腐,石磨碾粉;然后,调砂,调出各种泥来。送进窑里,试片;紫砂壶的嫣红姹紫,简直是一种惊心动魄的美,但它们并不嚣张,它们的色泽是岁月给的,是梅蕊一样的暗香。那阴幽、沉凝、馥郁的气质,总是让描述它们的文字黯然失色。而调砂,就像调动紫砂的内美,仿佛一群紫砂仙子,闪耀着她们的七彩霓裳,似也揭动着生活的层层秘密。像画家的调色版,那些色彩,都是画家心灵流出来的血。金林的紫砂泥也如是啊。它们不再是纯原始的矿土,在某个清晨或傍晚,它们从沉睡中醒来,从各路集合,并且,荟聚一堂。它们有番号:金林传砂。或者,七彩紫砂。用金林传砂做出来的壶,安静、纯粹,素朴,儒雅。想得到泥的艺人,只有一条路途:泥换壶,壶换泥。如果金林觉得你的手艺不会辱没他的泥,他就会慷慨地给你,不收钱,你回去做10把壶,送他2把,就行。


       近年,金林的腿迈得灵便,得来的壶,他会请京城的大腕书画家装饰,壶因字贵,画随壶传;壶的气脉,就这样一路雅去。金林说,当年,陈曼生就是这样的。曼生壶一直活到今天,成为紫砂艺人膜拜的经典。

点击图片查看作品详情页

       金林传砂有价么?无价。有些绝品老泥,壶商也罢,大师也罢,价格随他开,但金林不卖,谁配,就给谁做。人说,金林还是痴的,他干吗跟钱过不去呢?金林说,钱是我的仇人,我不为它卖命。


       如今在陶都宜兴,金林传砂是个品牌了。他还住在太湖边的一个小村庄里,还天天吃着自己种的蔬菜。这里的山水、风月、田野、老屋、小桥、农具、鸡鸣、狗吠,早已被我们习惯,并且忽略。就像我们总是分不清金林家里那些永远挤不下的砂泥,到底跟田野里的泥有何区别一样,我们不可能完全读懂金林,他没有汽车,不喜欢声色,不追逐名利。这个看上去腼腆、憨厚的汉子,总是用他的平静目光和均匀呼吸,给我们留下一个朴素的谜。

点击图片查看作品详情页

       如今,金林传砂在业界中拥有极高的荣光,拥有金林传砂的壶,便是拥有了一把品质极高的壶。

       荣辱不惊,看庭前花开花落;去留无意,望天上云卷云舒


了解多请咨询销售专员“惜缘”微信: zt19920423

       

微信公众号